2007/03/27

為甚麼忘了愛你by潘尼洛普.賴芙麗






這本書是描述丈夫在整理家裏的時候,無意間發現已過世的妻子與她姊夫偷情的照片。
故事的走向,與之前的熱門書《巴別塔之犬》有些些類似,或許是說主題相當類似,都
是在找尋亡妻的某一個未解之迷。但是《為》書中沒有太多起伏,劇情也是很直述的一
直進行下去,直到最後看見結尾了,我錯愕道:『就這樣嗎?』的空虛感。

書中主角努力的想要拼湊出妻子偷情的片段,釐清真相,不過也因此帶出了大家對於美
麗的妻子、妹妹、朋友、阿姨的回憶。而真相不過是妹妹對姊姊的能幹產生了妒忌罷了
。全書讀來,輕輕淡淡,沒有什麼理解上的問題,每個人物都還算鮮明,最令人佩服的
,是讀完全書,腦中不斷想像著主角妻子凱絲究竟是如何的漂亮脫俗,讓書中每個人對
她都這樣的羨慕,這敘述方面的功力,令人佩服作者的功力。

不過,也許是之前正好都拜讀到內容高潮迭起的書,因此,這本清淡的小說對於胃口剛
被養大的我而言,不太能夠適應,讀起來也稍嫌無味,不過,如果是喜歡『巴別塔之犬
』的讀者,也許會喜歡這一本書。


作者潘尼洛普.賴芙麗在開羅出生,也在那裡度過了她的童年。一九四五年,當她十二
歲時,她到英國唸高中,隨後,在St. Anne's College修讀現代史。一九五七年她嫁給
了Jack Lively(他已在一九九八年過世)。此外,她有兩個小孩,Josephine與Adam。目
前她住在倫敦,而且已經有了六個孫子。曾以《月虎》,獲頒布克獎,也曾以《鬼湯姆
》,榮獲卡內基文學獎。

延伸閱讀

作者官網
作者名言摘錄
Wiki-Penelope Lively

2007/03/24

超‧殺人事件by東野圭吾




超誇張的爆笑推理小說。

東野圭吾,用他精準的文字功力,打造了這本由八篇短、中篇小說
集結成的小說。每一篇文章的架構都是用“推理小說之中的推理小
說”這樣的概念所寫的。開場第一篇《超稅金對策殺人事件》,是
以一個推理作家,為了要減少應繳稅金,不得不將小說內容加入自
己所花費的發票內容品項,來達到報帳的目的。也因此,小說的內
容被改到天花亂墜,相當有趣。這種詼諧的推理小說主題,事實上
,也不是東野的首次嘗試。在其作品《名偵探的手則》書中,東野
就已經嘗試用惡搞的方式來寫作,也得到了不錯的迴響。

除了惡搞、搞笑之外,東野彷彿也看到了現在小說出版的盲點,而
試著用詼諧的角度將之表現出來。另外一篇《超長篇小說殺人事件
》之中,書中主角為了滿足責任編輯的需求,將小說寫的又臭又長
,並且責任編輯也盡量在裝訂上盡量做功夫,使得最後小說的本質
已經消失,取代的是令人噴飯的宣傳手法:史上最重的推理小說--
8.7 公斤。意在諷刺現代作家一味的將書盡量寫的很長,以為內容
多就是好書,而不去追求文字的簡練;而讀者也覺得寫的厚重洋洋
灑灑的就是好書。而失去了閱讀的本質。在搞笑之外,東野創作這
些好笑的短篇小說的目的,也應當有讓人反省的目的在。

此外,還有一篇《超高齡化社會殺人事件》,則是在說明年輕人越
來越不喜歡閱讀,整體閱讀年齡的提高,造成作家年齡也相對提高
,因為年輕人不喜歡閱讀,所以書越來越不好賣,年輕人自然也不
會選擇作家這個工作。

而最後則是以《超讀書機器殺人事件》結尾,故事在說明書評者不
想看書,憑藉機器來幫他寫書評,最後變成寫作、書評甚至文學獎
都用機器來評分。這部分我想是在諷刺現代作家只以文學獎得獎為
目標,而不是真的要讓讀者看到好看的書。不過,更諷刺的是,東
野本身也是五度直木賞提名,一直到第一百三十四屆才以《嫌疑犯
x 的獻身》獲獎。

看完整本書,對於東野的文字功力真是大感佩服,無論是各種寫作
手法,在東野的筆下都是活靈活現,這本書甚至可以拿來當成教人
如何寫文章的書也不為過,相當具有可看性。

2007/03/21

看見生命的男孩by葛拉漢.喬伊斯



我想,要說彷彿看到了馬奎斯的影子,我想是太過了。



畢竟,不是魔幻寫實風格的寫作,就必須被灌上馬奎斯
的名字,就如同不是有城市疏離感,或者套上了某個關
鍵字,就必須被冠上村上春樹的名字一般,但畢竟,能
夠跟馬奎斯的名字聯想在一起,我想作者也應該獲得了
某種程度的成就感與虛榮心吧?



不過,不可否認的,無論是任何作者,要處理這麼多主
角的故事,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這點,葛拉漢.
喬伊斯算是做的相當好,一個家族的九位成員,加上各
自的配偶們,一共十幾位角色,每個人的戲份都不算少
,但是作者將這個如大樹般樹枝錯綜複雜的家族的每個
人,都給與相當的空間去揮灑,無獨有偶的,主角看似
如同書名所寫:《看見生命的男孩》,但我認為主角不
如說是貫穿整個家族的軸心,也就是他們的大家長瑪莎
。這些地方,也正好跟馬奎斯的《百年孤寂》,有異曲
同工之處。



但美中不足的,作者設定了這麼多的主角,但是每個人
卻都無法再深入的描寫,在閱讀的同時,有種如同看電
影被剪片的失落感,畢竟如同《百》書一般五六百頁的
頁數,《看》書頁數只有三百多頁,有種囫圇吞棗、令
人扼腕的失落感。




此外,書中對於小男生法蘭克的描寫,也有種前後無法
解釋的地方,對於小男生有如同祖母瑪莎一般的特殊能
力,在小時候有許多的伏筆,但是在故事越接近結尾時
,卻幾乎沒有更多的解釋,反倒是將焦點回到了這個城
市,也就是布德堡本身。因此我認為結尾並沒有很漂亮
的感覺,只是在解釋事情而已,沒有任何的驚喜。




無論任何作家,只要與馬奎斯以及魔幻寫實這兩個關鍵
字扯上邊,都會有很大的壓力,不過本書作者至少作到
了一點:他讓讀者會想到《百年孤寂》,必且與之作比
較。我想,能夠與《百年孤寂》作比較,就算輸了,那
又如何呢?

2007/03/17

《孩子們》by伊坂幸太郎,獨步出版



 

 

 


其實我很少看日本的推理小說。

 

還記得小時候看過的亞森羅蘋系列,再大一點看了福爾摩斯,而大學的時候曾經很狂熱的看了一系列
的Raymond Chandler寫的小說。對於推理小說的印象也就是帶點懸疑的氣息,有一點嚴肅的感覺,有時候要動一點腦筋去想故事的前後脈絡以及劇中人物的關係。不過,伊坂的小說顯然不是這樣子。



這本書,從封面,就讓人很感興趣。



封面跟以往的推理小說相比,一點都不懸疑、也不恐怖,讓我很好奇它的內容到底是寫了什麼?再加上封底的敘述:

 

陣內一臉意外的說:『你是說,這都是我的錯嘍?明明是那兩個連待辦號碼牌都沒抽的搶匪不對。你自己看看那邊寫什麼,不是寫著「有事待辦的顧客,請抽號碼牌」嗎?要辦事,本就該守規矩排隊才是。』

言猶在耳,一名搶匪隨即走近窗口櫃台,抽了張號碼牌。

 

天阿!怎麼會這麼好笑?這種跟推理小說很不搭的黑色幽默,居然會出現在我印象中蠻有人氣的推理小說作者的書中!因此我決定好好的看看它。



正如我預期的,他的筆觸很有趣。撇開故事內容,只要單單隨著作者敘述一件事情,那件事情就會變得相當有趣。這絕佳的敘述能力,實在是近年很少見到的。而書中收錄了五個短篇的故事,在短短的篇幅之中,作者往往可以就這樣藏了兩三個伏筆,或者很巧妙的在不多的篇幅之中,將故事中的人物以及事件,全部湊在一起。

 

其中一篇主角認為因為他失戀了,所以旁邊的事物也都一起停止了兩個小時,並且試著證明他說的沒錯,而且說得頭頭是道。在那一瞬間,其實我真的相信了主角的說法。結果只是因為他們正好在一個
勒索交易的現場,現場除了當事人之外,還有警察在埋伏,所以大家全都按兵不動,等待事情的發生。這種故事,其實在大部分的情況之下,都會處理得很嚴肅,但是伊坂卻成功的把故事經營得很無
釐頭,這種詼諧的寫法,我想也很成功的打動了我這種不太看推理小說讀者的心,甚至讓我很想去看看他其他的作品。



此外,這本小說也是伊阪在二零零四年入圍直木賞的作品,而即使是二零零九年的現在,他也只有三十八歲的年紀而已,真是令人驚訝的年輕作家,而我,也開始期待閱讀他其他的作品了。

 

2007/03/14

穿著mina去旅行by皆川明



我想,能夠持續不間斷的往自己的目標前進,應該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吧!

布克文化這一系列的書,有些寫的很精彩,有些卻沒搔到讀者的癢,不過
,他們都成功的傳遞了一個訊息:『能夠做自己覺得有趣、並且自在的工
作,而不是藉由受雇於某個公司或組織來賺取金錢,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而目前四本書的作者,在獲得這種體認之前,都不約而同的有一段在國外
生活的歷程。而在經歷過這段在國外居住的日子之後,開始有了一些新的
體會,也給了他們動力去行動,將他們心中所想的事情,從小地方開始,
一件一件的拼湊起來,然後,一直堅持下去,持續到至少到我們看到了這
些書的現在。這件事情,對於閱讀著他們文章的我們,是否可以當作一種
線索。對於好像是我們自己想要的東西,被稱之為興趣的事情,需要犧牲
多少?才可以真正的去實行,不然就是妥協,繼續現在的生活。

世界上有許多無法以『流行』兩個字概括的美好事物,這才是我想創造的
類型。

作者皆川明大學之前是跑步選手,美術畫畫什麼的,不過是興趣,因為高
三時腳受了嚴重的傷,因此斷送了選手生涯。之後,在國外晃了一陣子,
回日本時,才以服裝設計為目標,進入了美術設計學院去上課。但是他從
一開始,就拒絕以一般的學習服裝設計、進入流行產業的路,而是選擇了
作自己喜歡的設計。也因此他有很長一陣子,除了學習服裝設計之外,還
在布工廠,甚至魚市場打工,其他時間才是學習服裝設計,或者設計自己
的衣服的時間。

他這種不盲從的目標,看似很辛苦,但在日本所謂的『達人』的精神下的
表現。專注於某個領域,且不隨波逐流,在長久的累積之下,才有機會走
出自己的一個藍海。

小小的開始,大大的目標。

作者在書中,對於自創的品牌『Mina』並不只是單純的想要保持現在的模
樣,而是希望能夠像Hermes' 等經典品牌一樣,一直持續下去。

我身為最早期的設計師,大約努力作一百年的三分之一,約三十年,然後
交給下一位設計師,再傳承給下下一位設計師,以接力賽的方式讓mina一
直持續下去。或許是因為我以前跑步的關係,所以才會有這樣的想法。因
為再創立品牌前就以這種『接力賽的方式』在思考,所以才不想以自己的
名字當作品牌的名字。如果這麼作的話,下一位接棒者就不得不背負這個
名字,但我認為下一位設計師也以自己的方式來經營mina是最好的。

這個概念,也跟同為日本的設計師所創的牌子『comme des Garcons』 一
樣相同的想法,這也許也是日本人的特質吧?

這一個系列的書,出到現在,也是第四本了。不過最值得閱讀的,還是松
浦所寫的《最糟也最棒的書店》,也許是我本身在書店工作,因此對同樣
以『書』為存在原因的松浦,特別有共鳴感也不一定。不過,這一系列的
書,對於我們而言,不啻為另一種嚮往的救生索,發現這個世界也有許多
的人,即使不是很有錢,也一直堅持的自己的理想,樂在工作,持續的在
努力當中,而且,還真的賺到了錢,不覺得這是很棒的事情嗎?



延伸閱讀:


mina-perhonen

2007/03/10

恣虐的樂園by馳星周

C-マンション


 

 

 

馳星周,跟名字一樣,他的文字也存在著某種體制之下的反動。他雖為推理雜誌寫書摘與評論,但是他自己的小說,卻是在推理小說的體制之外。被稱為「 黑暗系小說」,他的小說題材一路走來,走的都不是推理小說的正途,而是充滿人性黑暗,親情友情愛情中間的那一塊黑色地帶,或者是觸碰社會議題的小說。而這本書更是將虐待的家庭事件、青少年犯罪、援交問題,以及冷漠的人性……這些一直都有的問題,做出恰當且精細的描述,使得本書具有相當的可看性。



一開始,是由虐童這個題材引出了故事。一位刑警長期虐待自己的兒子,有一天兒子雄介(紫音)離家出走,遇到了也因為長期被虐待與意外懷孕、被男友攻擊流產而逃家的少女妙子,妙子於是帶著紫音一起生活,為了照顧紫音,妙子不惜以援交作為賺取金錢的手段,而刑警為了不想讓自己虐兒的事情曝光,因此急著找回自己的兒子,卻在尋找兒子的途中,認識了也有虐子習慣的少婦奈緒子……



這本書中,具有可看性的地方是:作者對於處理每人角色內心思考的部份,事實上,在書中的主角,每個人、所作的每一件事,都不過是在將自己的行為合理化罷了,一個沒有任何人是對的的故事,卻能夠這樣的搭在一起,因此令人很想看看結果會是如何,就這樣不合理的看到最後,而作者也很夠意思的給了讀者一個最合理的結果,就是事情還是繼續發生。

 

最後,所謂的後悔、不會再犯了,都只是當下的情緒,也是書中不斷提起的片段,因為非一即二,本來就是非常理的選擇與看法,從頭到尾,為了保護小男生紫音,而不惜援交賺取兩人生活費的妙子,也在書中的後段虐待紫音出氣。其實,過度的保護,與不斷的虐待、用處罰的方式來對待兒童,兩種本來就都不是一個好的方法,適當與適度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可是無論是在小說中,或者現實生活中,都很難掌握其中的尺度。



不過,作者一路帶我們走過故事,也讓我們有所省思,如果我們沒有辦法照顧自己,管理自己,要如何才能管好自己的下一代?也藉由小說中將虐待放成無限大的情況之下,可以看到新聞有許多因為過度保護,過度溺愛的家長,讓兒童變得無法面對社會,無法適應社會的無情,從中找出一個合理的尺度……又或許,根本沒有尺度,人生不就是這樣子的沒有限制與規範,才能創造出這多采多姿的世界呢?


除了這本書之外,作者之前所寫的書,幾乎都觸碰到社會的議題,如《夜光虫》描寫台灣職棒簽賭的社會事件,然後用陰暗的方式述寫,事實上,都能夠讓人有某種程度的省思,而作者的暴力殘暴白描,也打醒了活在美麗世界的我們,讓我們知道,這個世界不都是這麼的美好──黑暗,一直都存在美好世界的底層,一直存在,從未消逝。



延伸閱讀:


《夜光虫》   by馳星周
《危險心靈》by侯文詠

瀕死之綠by乙一

Install未成年載入by綿矢莉莎,尖端出版

不道德的秘密----古谷實

 

2007/03/06

業餘生命by傅天余


台灣作家,又多了一個年輕人,能將文字寫的讀者的心裡了。

這本書是作者的短篇小說集結而成,業餘生命是第二篇的名字,一開始,在書店看到這本書的書名,就感受到一種震盪,我想那是很多人都會有的一種感覺,那種生命中的缺憾與不甘,就在這四個字之中,完整的呈現。

而業餘生命是在敘述一個過氣的網路公司ceo,他年輕,但是公司從意氣風發到倒閉,只經過短短的時間,又遇上了過氣的女明星,一種悲哀。業餘生命的概念如同他書中所寫的:業餘生命,已經將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作完了的人。不管男人的饅頭做的再好吃,都只是業餘的,他一輩子都是個少棒國手,可惜專業生涯過早的結束了,往後只能業餘地活著。

所謂的『老兵不死,只是凋零』也是同樣的概念。我們之中的很多人,都曾經是小神童、小國手,或者也曾經有什麼作品,參加過什麼比賽得到大獎,在人生的中後段,不管做的是什麼,那最輝煌的日子卻只能活在回憶之中,一直不斷的被自己,或者是他人提起,那感覺是很恐怖的。又或者,看著黃平洋努力的指揮的阿姨賣便當,甚至在離鋒的時候,召集阿姨們開會,討論著今天便當有什麼問題,哪裡需要加強的時候,在旁邊的我,除了回想他過去的威風之外,也只能感嘆與嘆息而已,他也許現在還不錯,但他終究是黃平洋,只是過了專業生涯。

其他三篇分別是《腳》、《翻譯者》、《愛乾淨》,《腳》這一篇是從兒子在父親死後帶回來父親遺物之中,不小心夾帶了一隻腳回來,所引發的出來的故事,兒子藉由陌生人的腳來感嘆自己與父親的聯繫,也感受到人生的荒唐以及不可預測性。《翻譯者》則是一個日文口譯者,對於自己身為一個語言間的中介者,來感受那人與人之間的隔閡,而自己甚至可以不必被稱為一個生命,而只是單純中介者的悲哀。《愛乾淨》則是藉由清潔打掃,來釐清與回想主角的家庭問題,以及對於自己的問題.。

作者的文章,除了貼近我們的都市感之外,都帶著些許命定的戲謔,在這城市中,我們都有些許的勉強,些許的不由自主,也有些許的無奈,作者很低調的把這些東西都點了出來,而且敘述很平實,而且文字很有畫面感,也許是因為作者的本業是編劇也不一定。

其實我已經很久沒有看台灣作家的作品了。成英姝的作品越來越偏,張惠菁是很久沒有出純文學的作品,但我不是看不起其他台灣作家,而是像本書作者如此貼近都市感的寫作,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因此,更是珍貴。


延伸閱讀:
中時部落格-坐井觀天

2007/03/02

Install未成年載入by綿矢莉莎,尖端出版

Counter Stats
melbourne cleaners
melbourne cleaners Counter
寄件者 blog

 

 

近年來,日本的小說對於青少年問題,顯然是非常在意。我們可以一直看到有關青少年的小說不停的出現,從《大逃殺》、《肅清之門》等書,都可以看到相關問題不斷的被討論。以這本書來說,雖然作者在寫這本書的時候,只是個十七歲的少女,卻也跟上了這個題材。

 

對未來沒有任何嚮往與憧憬的青少年,去掉了唸書,他們什麼也不是。這個問題,在台灣其實也是相當值得注意的問題。多少學生,沒日沒夜的唸了又念、讀了又讀,從高中到大學,再到研究所,更誇張一點的念到博士,二十幾年不斷持續著這種生活。但是當他們唸完書出社會之後,腦中有的,只是一片空白,沒有目標。

 

只想著如何應徵工作,對所學沒有興趣,但是為了有事而作來勉強自己。工作之後才發現自己不喜歡這種工作,這樣白白的浪費了二十多年的大好人生。

 

這類的故事不斷的發生,卻沒有人有任何的警惕而放任它一再的發生。反而拼命的報導著那少數又少數跳級的天才、運氣很好加上燃燒生命得到許多年終的少數中的少數人,塑造了成功者就是要這樣去賺錢,使得年輕的學生們更加恐慌,難道,我們不應該好好的靜下來想一想嗎?



書中的主角,在某一天突然發現自己根本就沒有興趣、沒有目標,對唸書的意義產生疑問。於是不斷的逃學,在無意間跟一個小男生一起作情色聊天室的打工。在小說中,主角很明顯的不被重視,而自己對於她本身的方向也完全沒有個概念,反而在情色聊天室的打工過程中,得到了一些省思。我覺得這是很諷刺的。家長老師社會一般概念,就是學校是社會的縮影,不過我們在學校學到的,往往就不是社會的縮影,而是封閉的小世界,學生們總是需要自己去尋找自己的方向,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藉著學校教育學習,雖然說單純靠著學校來學習是很被動的一件事,但是完全沒有幫助,甚至成為阻力,不是一件更弔詭的事情嗎?



我們也有一本小說,侯文詠的《危險心靈》,提到了台灣教育的問題,也被拍成電視劇,不過,我們的社會,好像還是沒有改變,大家最注意的教育問題,就是罄竹難書、同心圓理論等邊邊的東西,為甚麼不去想想教育的本質,就是學生本身,本質好,那些邊邊的東西才會有效果,不然,無論教材怎麼換,也只是肥了書商、補習班的荷包,學生的壓力更沈重,問題永遠不會解決。



延伸閱讀:

阿宅:我要朋友阿阿阿!!-深海魚男by古谷實/尖端出版


無名以狀的........孩子們的憤怒憤怒憤怒by佐藤友哉/尖端出版


麥田捕手(The catcher in the rye)by沙林傑(J.D.Salinger)麥田出版


瀕死之綠by乙一


美麗的代價是?----《醜人兒》by史考特韋斯特費德

 



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