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21

真實與夢幻交錯--《失眠》(Insomnia)by史蒂芬金,皇冠出版








資深編輯人周浩正曾經提出一個有趣的理論,他稱之為佔書架理論,認為作家的著作越多,在書架上的量也越多,在這樣的條件下,她的書也會比一些作品較少的作家賣的更好些。


說穿了,這其實是長尾理論的另一個應用,能見度提高了,而且著作一多,一個格局與地位也因為著作的數量多而確立了,因為數量多而好,或者因為好而數量多,就成為雞生蛋或者蛋生雞的大哉問了。雖然簡單,確有其道理存在。用這樣的觀點來看,史帝芬金無疑的,是這個理論架構之下,可說是最所向匹靡的一個成功作家。


這本失眠出版於1994年,故事的發生地點,與他筆下其他兩本小說《IT》、《Dreamcather》相同,都是發生在由作者創造出來的城鎮德里鎮。勞夫羅勃茲在太太過世之後,發現自己出現了失眠的現象,而且一天比一天要嚴重,在找出失眠的原因以及如何解決失眠問題的過程中,他發現,他開始看到幻覺了,每個人都身上都會發出光芒,他甚至可以從這些光芒來判斷那個人的情緒與身體狀況,更糟糕的是,他慢慢發現,其實這些東西都不是幻覺,而是有個神祕力量賦予他的能力,問題是,賦予給他這個力量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而在這同時,更多的異象接二連三的浮現了.....


首先,我要承認,對於失眠這個主題,對於我這個可以說完全沒有失眠經驗的人來說,是一個完全無法想像的經驗,對於失眠這件事,基本上,我的印象只有在觀看電影針鋒相對的時候,看著既清醒又昏迷的艾爾一步一步的因為失眠的影響而將個人生活整著搞垮的過程,感受到失眠真的可以是一個殺人的症狀。不過在這本書中,失眠,與其要說是一個症狀,不如說它是個考驗可能好些,這也是這本書不只是一般小說的精華所在。


因為失眠這件事,引導出一個讀者始料未及的奇幻世界,該說是史蒂芬金給讀者的一個惡趣味,或者這整個情節的操作都在他手裡呢?當然,讀完全書的我知道是後者,但是,在閱讀的過程中,只能用措手不及來形容這個轉折。因為失眠引導出主角勞夫的神力,使他能夠吸收人的生氣,並且將這種能量當成一種武器來使用,我不能說這是有趣的故事,不過這超出了我的想像空間,是毋庸置疑的事實。


而另一個有趣的設定,將剛剛上一段的超能力大戰,又更增加了一種匪思索夷的感覺。


這個故事主要的人物,幾乎都是超過六十歲以上的老人,我沒有任何不敬的意思,不過,到底是誰能想出由一堆老人來拯救世界這樣的橋段?不過藉由老人互相的交談堆砌出的世界,確實有一種現在的世界,不是現況,而是某種回憶的產出,真正的世界,其實存在他們腦中的魔幻感。而用老人為主角的設定,想來也是史蒂芬金想要與以同一個城鎮為主軸所寫出來,但是全書都是以青少年為主角的小說《IT》做連結,這樣精巧的設計,就是閱讀史蒂芬金小說的有趣之處。


現在回到第一段來說。


如果只是單純將一本又一本的故事寫出來,我想頂多只能稱之為寫手。不過史蒂芬金可不是這樣簡單的人。史蒂芬金的小說,隨著我們閱讀數量的增加,就可以感受到作者的作品,其實就是他腦中所存在的一個世界,而這個世界,基本上是以黑塔為主軸而衍生出來的人物與事件。


所以,我們可以從主角的出現,就產生一股親切的感覺。主角勞夫,曾經出現在小說《一袋白骨》之中,或者曾經出現在《IT》,現在是圖書館館長的麥克,還有從這裡看到與《寵物墳場》其中事件的連結,更不用說與黑塔之中的血腥之王還有其相關人物的多次出現或者被提及。就因為這樣,於是乎,我們就這樣為了要發掘與實現這一個又一個的連結,又繼續栽到了史蒂芬金所創造的世界之中。


雖然用史蒂芬金在其敘述其寫作歷程的史蒂芬金談寫作一書中,我並沒有看出他從一開始就有一個宏大的世界觀與無數人物與事件的概念存在,但是,我總覺得,這些人事物,一定一開始就存在於某個地方,等待史蒂芬金將他們一一發掘,然後呈現出來。


因此,即使你沒看過黑塔系列,或者已經看過了都沒關係,因為,無論是用與老朋友相會或者是想認識一個全新世界的概念,都很歡迎你進入一個超出你原來想像的新地方。從這本失眠開始,也許是一個不錯的建議,反正你終究會這樣一頭栽進去,只是看要從哪開始而已罷了。

沒有留言:

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