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26

當回憶變老---《春宮電影》by厄文‧威爾許,商周2009.02

Counter Stats
melbourne handyman
melbourne handyman Counter

 

春宮電影中文書封

 

 

不知道大家對於1996年的電影《猜火車》有沒有印象?

 

當然,我個人認為這是多問的問題,畢竟,這部片除了名導演丹尼‧鮑伊之外,也算是捧紅當時的新生代偶像伊旺‧麥奎格的一部電影。而最棒的是,這對當時青少年以上,成人未滿的我,帶來了太多太多現實生活之外的思考,無論是性愛、毒品、嬉皮文化、或是我們統稱的“次文化”,總之,是一部相當了不起的電影。

 

不過,雖然《猜火車》早在1993年就出版,1996年就拍成了電影,不過中文版小說遲至2008年8月才終於出版。我認為,這樣的結果,對這本小說,其實是個很不公平的事情。畢竟,電影的印象太鮮明,要拋棄電影在心中的印象而去看原著小說,是相當困難的事情。老實說,這也是《猜火車》小說到手後,卻一直被我放在「待閱讀」,卻一直等到現在卻還是沒有打開來看的原因。

 

這太感傷了,不管是對電影或者是對原著小說而言。

 

不過,《春宮電影》顯然就沒有這樣的困擾。

 

無論各位是從《猜火車》的電影、或者是小說連結過來,我想,都能直接的感受到看到老朋友的溫馨氣息,我們看到那個痞子賽門光榮返鄉了!帶著老了一輪的歲月疤痕,同樣充滿著自我感覺良好的氣息,一副在外面混的有夠好的感覺,回來想要頂下日光港口酒吧,好好的大賺一筆,但沒想到這個酒吧變成老阿伯們聚會的場所,真是遜斃了,不過,他想到更有趣的生意-----拍A片。有趣的事情就這樣開始發酵了。

 

但是,但是,如果你真的沒看過《猜火車》,想要直接從《春宮電影》開始,也是一個方式。這些媽的失敗者,你知道失敗者最喜歡做的事情是什麼嗎?就是跟新角色吹噓他以前有多威猛、多吃的開,做了什麼豐功偉業。你知道的,男人一上了年紀,只剩一張嘴。所以,故事的過程中,有很機會可以知道他們以前幹了什麼,可以知道誰誰誰以前是多窩囊,誰以前媽的騙了他烙跑,誰因為幹了什麼事情被關了,隨便,反正過去的事情,隨著時間過去,變的無限制的膨脹,就當作是做愛或者喝酒的配菜吧。只是,看完《春宮電影》後,很難克制自己不去重溫或者看看《猜火車》,看看這幫雜碎之前到底幹了什麼好事,等於是買一送一了。

 

所以,回到這個《春宮電影》來看,最有趣的莫過於小時後的不良少年、嬉皮少年們,過了也許十年八年,年紀老大不小,已經過了乾脆放棄的年紀,但也不是還可以一勃的年紀,這樣的不上不下,而世界,已經不是那個只要開心就好的世界。這個時候,這些老嬉皮們,如果沒逃掉的,要怎樣跟這個世界,或者跟現在年輕、可口,但總會在他們身上看到年輕的自己,卻又在他們的眼中看到上了年紀的自己的小嬉皮相處?

 

另外,我們來談談翻譯。

 

厄文‧威爾許在這本《春宮電影》中,用了非常非常多的愛爾蘭方言,與許多許多的黑話、次文化的比喻,因此,翻譯這本書,原則上,已經可說是在寫一篇論文或者是編一本字典程度的艱困。

 

我們可以看到幾乎每一頁都會有註解可看---雖然這樣說可能有點誇張,畢竟目錄、人物介紹與每個章節的名字那幾頁是沒有註解的。但是,在其他小說上顯的有些擾人的註解在這邊反而是讓讀者更能了解小說在寫什麼的一個重要的幫手。尤其主角又是個愛亂背拉丁文的毒蟲,沒事穿插個拉丁文什麼的,又喜歡用足球隊比喻事情,或者甚至把地名亂湊一通,在這個情況下,如果沒有這樣大量的註解來幫助閱讀,可能看了半天,只會記得他們怎麼做愛跟......什麼都記不得了,畢竟,他們連名字也常常亂叫,真名、渾名、代用名,或者比喻名什麼東西都隨便亂叫,完全是個混亂的局面,一不小心,就又得翻回去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從這邊看來,就知道能夠沉住氣,一個詞一個詞的將其中的意義找出來並且將註解標上的翻譯者有多麼的辛苦與偉大。

 

說實在的,我要說的是,其實這本書並不是相當好閱讀的一個故事,畢竟一個以拍春宮電影為主的故事,之中會有太多太多文化上的衝擊。無論是台灣社會與西方社會價值觀的差異;主流意識與次文化的撞擊,甚至是對「人生」這兩個字的價值觀,在這本書中,都是充滿了與現實社會的衝突。但是,有一點卻是值得注意的地方,即是這個故事也確實點出了現在社會對於成就感不易取得對年輕人造成的影響。因為作什麼事情都很難有成就感,自然很難對現在的年輕人說:你只要努力,就會成功這樣的屁話。只能說的,只有,我知道你會很努力,但是,請做好心理準備,因為你做的再好,情況也不一定會比較好。

 

也許,拍春宮電影,也不會差到哪去,反正,最壞的不就是,我們以後都會到達一樣的地方,這樣罷了,沒什麼了不起的,不是嗎?

2009/10/21

錯的多美麗--《美麗的小錯誤》by海瑟‧麥可海頓,三采出版2009,05

Counter Stats
work sydney
work sydney Counter

 

 

 

美麗的小錯誤中文版書封

 

 

請恕我使用了名導演阿薩亞斯為張曼玉量身打造的電影片名作為破題。雖然事實上,這部電影也並沒有真的這麼的美麗,而是在說一個誤入歧途,但後來振作起來面對人生的漂亮女生的故事。

 

但是,這個名字,可能可以稍稍的說明這本小說。

 

作者是知名的廣播主持人,但在將辛苦寫了六年,自認為是傑作的小說丟到各個出版社,但卻只收到無數的退稿回條時,她覺得這個世界在也沒有什麼事情是有趣的了。之後,她在家裡借酒消愁時,隨手畫起樹狀圖,寫出每個行動之後可能的結果,這樣寫了一年,沒想到這份隨手塗鴉的稿子讓各出版社爭相前來洽談出版的可能,並且在一出版就大受歡迎。對作者而言,這件事情,就是一件由小錯誤而衍生出來的美麗故事。

 

我不知道其他的國家是如何看待算命這件事情,但是以台灣的民情來看,算命這件事,可說是僅次於政治﹝或者說其實兩者權重相當﹞的一個全民運動。看農民曆這種老規矩就不說了,舉凡星座、塔羅還有許多錢仙筆仙這樣子的算命方式,可能不是每個人都相信,但也都不會排斥去多知道一些這樣的事情。

 

也許,這本《美麗的小錯誤》在台灣會熱賣,也是拜算命這個因素所賜。

 

買了這本書到現在,我大概玩了十次左右﹝用玩這個說法,實在是因為這本書的閱讀模式真的比較類似玩樂﹞,只有在最後一次,也就是寫這篇文章的前十分鐘的結果稱的上是好結果。根據作者的說法,好壞結局各占一半,而我的運氣真的特別好,直到現在才看到好的結果。

 

但我思考,這難道不也是某種暗示嗎?剛買到這本書時,一切繁忙,但是順遂,應該說,忙碌到沒有太多空檔去思索其他東西,在那個當下,看書,自然是囫圇吞棗,簡單略過便是,畢竟,太多的書需要去閱讀,這樣看似厚實﹝共511頁﹞但卻沒有太多實質內容的書,草草作過幾次就將它束之高閣,朝下本書邁進。

 

直到最近,有些清閒,但卻因為對未來的徬徨,選書的標準與看書的深入度增加了,再拿起這本書,仔細的去思索每個選擇對自己的原因之後,終於走到了好的結果。我想,這件事也是這本書給我的小小的啟示----心要先定,才能到達善的境界。

 

作者在編排路徑時,因為當時只是隨手畫圖,因此並不會用單純的直線思考來處理每個點的連結,因此,很有可能選擇一個看似安全的路,卻遇到了不好的分歧點,但是,事情如果往壞的方向走,最後卻很難走回比較正常的路。這是否也印證了走偏了,雖然努力點也能回到正途,但一般來說,積習難改是我們比較習慣看到的現象。

 

所以,回到算命的概念來看,我就可以體會為何心靜下來似乎比較容易選到好結果。心靜下來,也是一個檢視自己的好機會,看到真正的自己,也因此,在這一個一個的選擇下,比較像是自己真的想要選擇的路徑。

 

當然,到這邊,似乎也把這本書寫的太神聖了,其實不然,在一次次的選擇之中,我們也不斷的在冒險與安全這兩個選擇上選邊站。不要放大成人生,我們就把這些決定當成對當下所遭遇事件的選擇,選擇冒險,就要有高風險的打算;選擇安全,就是想步步為營。但你我都知道,人生不是線性的,而是有許多的不確定與危險,如果把這本書當成一個有趣的小遊戲,不如換一種角度看,就如同英文書名給我們的另一個暗示。

 

《Pretty little mistakes》,所代表的,不就是人生的每一個小小錯誤嗎?看來微不足道,但是,決定人生的,不就是那每一個小小的、細微的----美麗的,小‧錯‧誤所建構起來的,充滿著無數失望與歡樂的我們命名為「人生」的美好過程嗎?

 

所以,看完,或者說玩完這本書之後,也該是開始玩玩你自己人生的時候了吧?

2009/10/18

《鱷魚的黃眼睛》by凱特琳‧彭歌 商周2009.11出版

C-マンション

 

 

 鱷魚的黃眼睛法文書封

 

我想,我沒有辦法給這本小說下一個完整的定義。硬是要說的話,可以說是不那麼魔幻的魔幻寫實吧?

 

首先,它的故事算大,討論了整個家族的每個人,將每個人的特質都描寫得很深刻。再來,故事中有些人的故事相當有趣,有王室私生子、有有錢人的焦慮、有窮親戚的無奈,再加上虛構的小說,組成了一個充滿想像力的故事,但因為場景設定的很現代,因此讓人覺得非常真實。

 

此外,作者凱特琳‧彭歌(Katherine Pancol)是在52歲時出版了這本小說,而這本小說也被視為作者的顛峰之作,再法國累積銷售量超過100萬本。她擅長的即是刻劃愛情關係以及複雜的人性問題,這在現在社會是大家都很容易感同身受的部分,也因此,她的小說能夠如此暢銷。

 

她也曾經擔任法國古典文學教授,並曾在《柯夢波丹》雜誌擔任記者。

 

這本小說,在敘述一個大家庭的故事。

 

主角約瑟芬,從小就是一隻醜小鴨,姐姐不愛、媽媽不疼。到了40歲的現在,丈夫離開了她,女兒也不尊敬她,她必須獨自撫養兩個女兒,並且償還丈夫留下來的債務。但是姐姐艾麗絲有天吹噓說自己正在寫一本小說,並傳遍了巴黎,她用極高的代價請妹妹捉刀,接下來,命運似乎悄悄的翻轉了…。

 

書中的人物既多,每個人物的描寫也很到位,從一個家族寫起,再深入每個人的內心,從親情到愛情,到他們身邊的人,盤根錯節,變成了一整個很真的故事,就像是在看一場舞台劇一般。此外,書中有書的部分也讓人一不小心,就忘記自己是在看這本小說,還是在看小說裡的小說。畢竟,小說之中還要說小說,還是會有買一送一的感覺,相當有趣。

 

之中令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是主角約瑟芬在面對離開的丈夫,看不起她且超齡成熟、有自己的主見的女兒,還有從小就集眾人目光於一身的姐姐時,在這個內外交迫的情形下,能夠這樣一步一步的,藉由寫作,將自己的心境慢慢的改變,並且讓自己閃閃發光。其實閱讀的過程中,有一度腦中會想起廖輝英筆下的「新女性」───那種我努力過來了,而且我不是靠你們喔。這種從自卑帶起自信的過程,令人覺得離的很遠的東西,卻也這樣的聯結起來了,也許,女性自主的問題總是會不斷的被強調。當然不是要物化女性或者是把這個議題當成笑話來看,但是,有人強調是事實,我心中小小的連結也是事實。

 

在剛開始閱讀時,我曾經用看待《刺蝟的優雅》的方式對待它,但是《鱷》書沒有如同《刺》一般衝擊文化與社會階層的關係,反而在盤根錯節的大家族關係中,試圖去釐清每個人的定位,並且清楚的描寫每個個別角色,讀起來並不像一般法國小說那樣的夢幻,反而多了一些親密的感覺,相當不可思議,推薦大家出版後去書店看看。

 

延伸閱讀:

看不見的另一端--明日遙遙by角田光代 麥田出版

迫不及待上天堂by芬妮‧傅雷格

漫畫也能像首詩--被子by奎格.湯普森

2009/10/14

多少失落,才能成就一個成功?--我看《失意錄》by保羅‧奧斯特,天下文化2009,10,05出版

Counter Stats
melbourne electrician
melbourne electrician Counter

 

 

失意錄中文書封

 

 

作家,似乎是世界上最奇妙的一個工作。

 

每每聽到身邊的人想要當全職的作家,第一個念頭,通常都是思考要怎麼勸告他,讓他打消這個念頭,好好找個正常的工作做,寫作,就當作是第二份工作就好,以免大家之後要想著如何接濟他。

 

事實上,連保羅‧奧斯特也是這樣認為。而他也選擇走向這條作家的不歸路。但也因為這樣的堅持,我們得以讀到一本本精采的作品。產出的故事本身是精采的,而這一本本膾炙人口的小說是在什麼情況之下產出的過程,也同樣精采。今天我們藉著這本《失‧意‧錄》,跟著作者一起,走過這痛苦但快樂的作家之路。

 

要成為作家,總是要在非寫作的地方得到寫作的動力。這一點,保羅‧奧斯特可說是堅持貫徹這道理的忠實信徒。在書中,他說道:『我認為寫作者不應該跟太多志同道合的人相處,也不應該過的太舒服。』這個部分相當有道理,溫室的花朵,無法成為最光彩奪目的那枝花,因為他沒有受傷過,不知道受傷的苦痛,也因此,不能夠體會亮麗的好。所以,他做過許多不同的工作,到過許多不同的地方,也不以待在安逸學術圈為志向,一切的一切,都只是為了成為一個作家。不為名、不為利,而是為了成就自己-----以作家的身分來完成。

 

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其實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如果沒有這樣的經歷,是無法造就之後創造出那一本本動人故事的保羅‧奧斯特的。剛開始,他有的只是一股雄心壯志,由於家境不錯,在生活上沒有匱乏,上學放學,即使打打零工,也不代表什麼,而這個狀況,也正好落在他所說的「舒適圈」之中,我也相信,沒有缺乏,就很難有企圖心,真正的企圖心。

 

成人之後,他透過翻譯,看到也學到了文字的運用,我相信這個部分對他來說是受用的,再後來試著寫舞台劇,也順便學著如何寫出失敗的作品。失敗了,再爬起來,找出有問題的地方,修正、再修正,最後,第一本賣出的作品也就這樣的產生了。這一切的一切,毋寧說是運氣、是堅持,或者也可以說,是上帝早就寫好的劇本也不一定。

 

當然,走過之後回首,這一切都只是過程,但是,那種不知道未來會如何但還是不斷向前行的決心,是所有有志成為作家,但卻礙於現實的限制下的我們所神往的。

 

只要是寫作,什麼都可以。我想保羅‧奧斯特有很長的一段時間,都是抱著這個信念去生活的。即使結婚了、即使有家庭了,社會現實的壓力很容易就可以扭曲一個人的初衷。但是保羅‧奧斯特堅持下來了,就如同史蒂芬‧金還沒發跡時一樣。史蒂芬‧金早期一邊當英文老師、一邊寫作,他們兩人一致的信念就是:無論有沒有賺到大錢,都要一直堅持下去,不斷的寫作,當然,如果賺到錢更好。

 

這種堅持,我們無法學習,只能體會,並且盡量繼續朝著這個方向前進,只有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持續一直做著同一件事情,並且相信他會實現,這樣一來,事情才有成功的機會。

 

也因此,與其用《我手寫我口》(Hand to Mouth)來說明這個過程,中文版暫定名《失‧意‧錄》也許更能夠真切的描寫出作者的心路歷程,畢竟,失意到底的絕望,將最後的成功得到的喜悅,昇華了百倍、千倍。

 

最大的失望,不也正是最深的喜悅產出最好、最滋補的養分嗎?

 

所以,就讓我們一起來經歷這最精采的失意歷程吧!

2009/10/10

知識,因地制宜--《駱駝移動圖書館》by瑪夏‧漢彌頓,遠流出版

C-マンション

 

 

 

駱駝移動圖書館(遠流)

 

 

 

其實我小時候是不看書的。

 

國中畢業之前,我看過的書除了教科書之外,有印象的似乎只有白話版《三國演義》。其餘的時間,則忙於小朋友的玩樂:玩電視遊樂器、打籃球、看漫畫。一直到了國中升高中時,偶然間看了《遇見100%的女孩》,一口氣把我讀書的味口整個養了起來,之後十多年,我都在後悔為什麼我小的時候不多看一些書,使得長大後不斷不斷的在還書債。

 

但是,我也曾經想過,如果當初沒有那本《遇見100%的女孩》,現在的我,必然不是現在的我。不過,我會覺得可惜嗎?

 

書中的故事也許就是我的故事放大版也不一定。

 

《駱駝移動圖書館》的故事主要是在說明主角費歐娜‧史維尼參與了一個計畫,她前往肯亞的葛里薩(Garissa)擔任當地的一個行動圖書館計畫,目的是要讓較偏遠的部落也有閱讀的機會。因此,她與當地圖書館員,一周四次,駱駝載書,拔涉各處部落去讓當地居民借書與還書。

這一次去的米迪迪瑪,卻發生了一個大問題----有一個小孩把他借的書弄丟了!根據規定,如果有人弄丟書,因為無法罰款,因此那個村莊就無法再借書了,行動圖書館也永遠不會再過來拜訪,而這對村民也是一種羞辱,失信於人是很大的羞辱,而且會遭上天的責罰。但費歐娜喜歡這個村子的人,不希望就這樣結束,因此,她決定住在這個村子幾天,把書找出來……。

 

在閱讀的過程之中,可以看到許多文化間的衝擊,從外國白種人突然進入了當地人的生活,到看書,增長我們所謂的「知識」。但去城市求學回來的人反而因為沒有參與到打獵等生活,與原本的居民產生了小小的隔閡。

 

我不禁思考著,如果無法有系統的接受完整的教育訓練,藉著不特定種類的書籍,即使使不識字者識字,對於原本就不需要文字的民族來說,這是否有意義呢?

 

識字來讓他們,美其名為讓生活更便利、更進步,但如果他們並不需要進步,而只能祈求明天還有東西可吃、有水喝時,我無法想像閱讀可帶給他們多少的進步。

 

當然,以我自身而言,我喜歡閱讀,也因為閱讀讓我成為自我感覺良好的一個人,但我也不否認如果沒有閱讀的習慣,我也可以好好的生活著。不一樣的,只是生活的形式與人生的重心不同,沒有高下之分。

 

而故事的最後,也證明了這不過是贊助企業沽名釣譽的小遊戲。而獲得成長的,我想反而是志願去當志工的主角,藉由這樣的機會,與不同的族群接觸,看看這個世界的另一面。說穿了,有點悲傷,畢竟,給予知識的一方,反而變成是知識的接收者,我覺得是很弔詭的一件事。

 

因此,看完這本書後,有一小段時間,其實是不知道這本書對我來說,到底算不算是一本好看的書?但是,我知道的是,看完這本書,是可以讓我好好思考閱讀的原點就竟是求得知識,又或者只是腦袋的軍備競賽,用來跟別人炫耀用的呢?

 

我想,我還在思考。

 

延伸閱讀:

2009/10/06

另一個世界,在你身旁--《暗月召喚-幻形者》by派翠西亞‧布麗格,2009 10.05.皇冠出版

Counter Stats
buy property
buy property Counter

 

 

暗月召喚

 

 

 

從《暮光之城》、《南方吸血鬼系列》,這樣看下來,今年的焦點似乎吸血鬼所占領了,因此,我們需要一點新鮮的東西。

 

故事的架構是一個狼人、吸血鬼與精靈還有人類共存的世界,各種族基本上有自己的團體,也有自己的地盤,但跟人類基本上是和平共處的狀態。而主角瑪西蒂‧湯普森,則是一個能變身為土狼的「幻形者」,而故事的開始,是從一個叫做麥克的男生的出現開始。瑪西知道他是狼人,但麥克自己好像還搞不清楚狀況!狼人第一次變身的過程都特別危險,為了不讓麥克連自己怎麼死的都不知道,瑪西將麥克送到附近的狼人首領亞當家中,讓他學習如何當一個狼人。


沒想到,當晚一群來路不明的狼人竟闖入亞當家,綁走了亞當的女兒潔西,亞當身受重傷,麥克更是當場慘死,屍體被丟在瑪西家門口。她決定要為麥克報仇、救回潔西!第一步就是要先救治受了重傷的亞當,而她只有一個選擇,就是回到她成長的地方,找「莫洛克狼人幫」幫忙。整個故事,也就這樣展開了……。

 

這本作品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作者對於企圖想要建構一個完整世界觀的野心,但又不想打壞故事的流暢性,因此,她很努力的在故事進行的過程中,加入許多有關於狼人、吸血鬼或者精靈這些種族的「內規」與慣例。因此,雖然我對於這個作者並不了解,但閱讀的過程之中,卻可以清楚的感受到這個故事絕對不會在這裡中止,不是說作者會用像是用青少年吸血鬼羅曼史之類的方式來拖戲,而是作者知道自己在寫什麼,對於事情該透露多少,之後還能有多少東西可說這件事情了然於胸。

 

因此,這一集我們可以看到這些種族的歷史、生活型態,以及他們如果以這樣的身分活在人類的社會之中,主角除了是主角,也扮起了解說者的任務。

 

此外,這本小說特別的地方,就是她將種族變成了一種幫派的概念,而這樣子的形式,正式動作片最好表現的題材───幫派火拼,也因此,書中可以看到許多生動的打鬥場景,超越人類極限的思考模式,讓人不得不對作者豐富的想像力甘拜下風。

 

除了這一本《暗月召喚-幻形者》之外,第二集《血色盟約》與第三集《鋼鐵之吻》,也已經出版了英文版,當然也攻占了美國的排行榜,因此,更令人期待之後續集的故事發展。

網頁